外墙岩棉板制品用途广泛,适用于建筑、石油、电力、冶金、纺织、*、交通运输等行业,是管道贮罐、锅炉、烟道、热?交换器、风机、车船等工业设备隔热、隔音的理想材料。
技术数据对比
1. 施工方面:岩棉板所采用的是粘钉结合的方式,此方式大大保证的岩棉板的安全性,而玻璃棉由于其特性不能进行抹灰,故只能进行锚固形式固定,而玻璃棉没有压缩强度,所以板子本身相对较软,在锚固施工时很难施工。其安全性也相对降低。岩棉板施工容易,平整度能有效控制,玻璃棉无法保证其平整度。
2. 生产工艺:岩棉板的生产工艺产用国际上先进的摆锤法三维立体交织而成,而玻璃棉无法采用此施工工艺,只能采用平织法生产。所其强度不法满足上墙的要求。
3. 强度要求:作为可以用于上墙的A级材料(棉制品),所要满足两方面强度的要求,1)是压缩强度需≥40Kpa,2)垂直于板面的拉伸强度需≥7.5Kpa。玻璃棉的这两个指标为0。
4. 酸度系数:岩棉板的酸度系数≥1.6,玻璃棉的酸度系数≤1.6。而酸度系数越高对板的强度,耐高温,耐久性等性能有显着的提高。
5. 尺寸稳定:岩棉板的尺寸稳定性相对比较稳定为≤1%,而玻璃棉的尺寸稳定性在≥8%。尺寸稳定性对保温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,尺寸稳定性差,容易使保温板膨胀或收缩,导致饰面层破坏,影响保温系统。
6. 工作温度:岩棉板的工作温度在≥650℃;玻璃棉的工作温度在≥250℃,虽然同为A1级防火材料,但两者在工作温度上的差别还是相当明显的。
7. 耐火时间:岩棉板耐火时间为4h;玻璃棉的耐火时间为0.5h。
8. 导热系数:岩棉板的导热系数为≤0.040(W/m·k)(**规定),目前实际导热系数能做到0.036(W/m·k)~0.037(W/m·k)。与玻璃棉的0.035(W/m·k)的导热系数基本差不多。
9. 干密度:相对于岩棉板140~160kg/m3的干密度,玻璃棉的10~16kg/m3就轻了很多,这是玻璃棉的一大优势。
10. 吸水性:憎水型岩棉板的憎水率为≥99%,吸水率为≤1kg/m3(浸水24h的吸水率),而玻璃棉的吸水率为≥3kg/m3。同时玻璃棉的尺寸稳定性又比岩棉板要差。一旦吸水,很容易膨胀,从而破坏保温系统。
总结综述
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拥有欧洲30多年的薄抹灰经验,适合用于装饰灰浆、涂料(非弹性)及幕墙干挂。应用层面广。而玻璃棉只适用于幕墙形式,表面不能进行抹灰。根据现行的外保温相关规定,幕墙内部的保温板必须进行抹灰处理,而玻璃棉是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的。故根据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多年经验认为,玻璃棉制品还不能达到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要求。
在整个玻璃棉生产流程中,玻璃成纤工艺是决定玻璃纤维品质的关键。高温窑炉是玻璃棉生产中的高能耗设备,约占每吨玻璃棉生产总能耗的60-70%。欧文斯科宁发明并不断革新离心**技术,依循严密的科学理论设计,选用先进的燃烧系统和设备、自动化设施和生产监控系统,引进余热利用和回收等节能技术,在保证符合玻璃棉产品性能前提下,确保窑炉节能。窑炉高的热效率,使得欧文斯科宁窑炉所消耗的气仅为其他生产厂家的一半不到。依此计算,欧文斯科宁玻璃棉厂,仅窑炉一项就可节约10-20%的单位生产能耗。
碎玻璃为原料
玻璃棉制造企业多以石英砂、石灰石、白云石等矿石为主要原料,随着人们对矿产资源保护意识的提升,充分利用社会废旧资源-碎玻璃成为大势所趋。欧文斯科宁的玻璃配方中碎玻璃的成分可占到90%,远**其他厂家的30%比例。碎玻璃作为原材料有如下优点:
增加窑炉的产率;
降低熔化耗能,玻璃使用量占45%时,降低生产能耗10%。
减少窑炉气使用,碎玻璃用量达60%,节约气10m3/h。
降低熔化池玻璃液温度,延长窑龄。碎玻璃用量达60%,熔化温度下降10℃。
有效降低粉尘挥发。
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30%以上。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,**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,但95%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。我国欲实现建筑节能率从50%到65%的跨越,离不开热工性能更为优越的保温产品。以北京地区住宅建筑应用为例,相比普通的三七墙为外墙,使用80mm的的宜可玻璃棉方案,每使用一吨玻璃棉可每年节电9400度,节省标煤3785kg,减少CO2、SO2和NOx排放量分别达9t吨、227kg和455kg。目前,欧文斯科宁中国区宜可玻璃棉产量可达180万吨,加上纯纤维技术带来的更加细长均匀的玻璃纤维,更低的导热系数和更佳优异的保温性能,带来的节能减排潜力也更巨大。